(通讯员 王永芳 汪楚琪)4月27日上午,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师生与本研同学们一同参观艺术馆“发现学科之美·物演”主题学科展和图书馆“与张衡和达·芬奇对话”科学与艺术主题文献展。
“发现学科之美·物演”主题学科展
“发现·学科之美”系列活动之“物演”主题学科展于4月27上午9时在艺术馆开展,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师生一行在学校研究生会解说员闵婧的带领下,先后参观了“烛引”、“耘耔”、“陟遐”、“彰思”四个部分的展览。
闵婧介绍“物演”主题学科展(郭睿阳 摄)
在“烛引”部分,一幅幅微距作品向观展者展现了微观世界的奇妙之处。闵婧提示到,“世界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在看似单调艰苦的学习科研中,实则蕴藏着不少自然界的绚丽色彩和奇观异景。“耘耔”部分展出的是研究生耕读于田亩时的所见所闻,抚慰犊牛、下地耕田、田野调查等场景正是公司学子将知识谱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写照。而“陟遐”部分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纪实画卷:有朴实老党员视若珍宝的的荣誉证书,也有身残志坚的夫妻迎难而上、奋力脱贫,每一幅摄影作品背后都是一个动人故事,彰显出普通人在平凡生活中不平凡的坚守,同时也激励着观展的莘莘学子们勤读力耕、踔厉奋发。在“彰思”部分,实物展品吸引了不少观展者的注意: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的动物疫苗、水牛奶、野桂花蜜,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创意食品,水产学院的微型造景,园艺林学学院的微景观设计都颇具学院学科特色。
摄影作品拍摄者在介绍作品内涵(郭睿阳 摄)
闵婧介绍学院学科特色实物展品(郭睿阳 摄)
“物演”主题学科展向观展者展现了奋斗在科研一线的研究生的科研生活纪实,凸显了研究生寓研于乐的精神状态。观展研究生马梓毓认为:“每一门学科都有独一无二的美,需要我们用心感知,用慧眼识别。”
“与张衡和达·芬奇对话”科学与艺术主题文献展
公司师生前往学校图书馆参观“与张衡和达·芬奇对话”科学与艺术主题文献展,该主题文献展是由2022狮山读书节组委会和张衡博物馆合作策展、设计、筹备、布展的,展览运用原著展示、文献复刻、空间设计等方式,以图书展览、文献摘录、模型实物、艺术装置等媒介为参观者提供深度广义的沉浸式阅读体验。
永利集团304am官方入口师生一同观展(郭睿阳 摄)
在图书馆黄渡海老师的讲解下,学院师生先后了解达·芬奇、张衡两位在科学与艺术层面融会贯通的巨匠,感受科学与艺术的碰撞与交融。本次展览是张衡和达·芬奇穿越时空的对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人类智慧文明的对话,是现当下的我们与先哲的对话,也是我们自己与心灵的对话。
黄渡海老师讲解达·芬奇在机械领域的手稿(郭睿阳 摄)
展览分为东西两个展区,西侧展区展出的是达·芬奇的经典艺术作品和手稿。黄渡海老师向师生们详细讲解了达·芬奇的艺术作品,包括著名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介绍了达·芬奇在天文、机械、医学等众多领域的珍贵手稿。策展团队还将众人周知的《维特鲁威人》手稿制作成三边立体互动装置,展现人体黄金比例中的科学之美。展区还陈列有飞行器、飞摆钟、密码筒等实物模型及有关馆藏图书。
黄渡海老师讲解达·芬奇自画像(郭睿阳 摄)
东侧展区中央有五个彩色立方体,分别从外观、原理、构造等方面展示了张衡“浑天仪”“地动仪”“指南车”“计里鼓车”“日晷”等发明创造。后人多熟知张衡“科圣”之称,展览以丰富的文献史料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突显出来。策展团队精选了张衡的《西京賦》(敦煌本《文选》李善注残卷)《东京赋》(明刻本《选·赋》)《南都赋》(明刻本《选·赋》)等古籍资料,结合黄渡海老师的讲解,观展研究生王延华说:“我第一次了解到张衡在文学方面的艺术成就。”
在黄渡海老师的生动讲解下,大家深入了解了达·芬奇、张衡这两位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的奇才,被激发出许多关于科学与艺术融通的深入思考。黄渡海老师强调,希望本次展览能加深观展师生对科学和艺术的理解,牵动其对自然和世界的思考,更期待能激发观展师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激活内心深处清澈的好奇之源。
参与观展活动的老师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理工科员工也要注重培养艺术素养,因为科技创新有时候源自艺术思想迸发出的火花;人文科学的员工也不能做“科盲”,加强科学知识的积累才能构建正确的世界观。将艺术与科学相结合,文理相通、辩证统一,才能更好地促进我们自身的全面发展。
(审核:汪楚琪)